草书作品 | 草书知识 | 加入收藏 草书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草书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.0
草书转换器

当前位置:草书网 > 知识库 >

半部论语治天下是什么意思

时间:2023-08-07 06:40:33 编辑:草书君 来源:草书网

1,半部论语治天下是什么意思

半部论语治天下
赵匡胤有一柄“柱斧”从不离手。那是一个象牙柄水晶头的斧头,很名贵,打起人来也很疼。公元967年,当时是宋太祖的乾德五年。当时,君臣几个人谈起年号来,赵匡胤对“乾德”这个年号相当得意。赵普跟着拍马屁,列举了几年来不少好事,然后归功于赵匡胤改的这个年号。谁知,旁边站着一位名叫卢多逊的翰林学士,极有学问,而且死看不上赵普。他等赵普特别起劲地拍完马屁后,不动声色地说了一句:“可惜,乾德是伪蜀用过的年号。”皇帝大吃一惊,马上命人去查。结果真是前蜀的年号,而且是亡国的年号。这一下赵匡胤的羞惭恼怒可想而知。想起赵普这厮身为宰相,却不读书不看报,让自己在天下臣民面前出了这么大的一个洋相,真是可恶万分。皇帝阴沉着脸在那儿运气,坐了半天,实在还是压不住心头的怒火,便招手叫道:“赵普过来。” 赵普以为要挨那柱斧的揍了,就战战兢兢地走向御案前,只见皇帝拿起御笔,蘸饱了黑墨,在赵普脸上就是一阵乱写乱画,弄得他满脸满身翰墨淋漓。一边涂,皇帝还一边骂:“你不学无术,怎么比得上卢多逊?” 从此,大宋宰相赵普受此奇耻大辱,开始发愤读书。他有一个大书匣,不许别人动。人们只是看到他每天从里面拿出一本书来读,但是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书。等到这位宰相死后,人们打开书匣,发现里面只有《论语》。从此以后,赵普以“半部《论语》治天下”的故事就传遍天下了。 在赵匡胤攻城略地之后,他制定了这些政策制度、祖宗家法。大宋帝国的“郁郁乎文哉!”就是在此基地上,成长起来的。赵匡胤和他子孙那个时代是中国经济、文化达到巅峰的时代,是中国在全世界最文明、最发达的时代。这一切,可能都与它的开国皇帝、好汉赵匡胤的那个“卧榻”情结有关。

2,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,有什么目的

“半部《论语》治天下”

北宋初年的宰相赵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,但绝不是一个学问家。正是由于这个原因,他才会有“半部《论语》治天下”这样震聋发聩的名言传世。

赵普原本是淮南滁州的一名乡村教师。公元956年,为了争夺淮南江北地区,后周大将赵匡胤率领大军与南唐守军在滁州打了一场恶仗。由于得到了赵普的帮助,赵匡胤大获全胜,为他日后的帝业打下了必要的基础。从此以后,赵普便被视作心腹,如影随形地追随赵匡胤建功立业。宋朝建立后,赵普参与制定了一系列重大决策,又辅助宋太祖统一了南中国。到了宋乾德二年(964年)赵普被任命为宰相,晋封为韩王。

赵普一生先后三次做宰相,这在宋代并不多见。按理说,赵普身居宰相高位,又是颇受倚重的开国元勋,只须照章办事即可功德圆满、善始善终,可是,赵普的仕途却一波三折,并不顺利。概言之,赵普的后半生是:因专横跋扈而受制约、因贪图钱财而受猜忌、因不学无术而受轻蔑、因结党徇私而遭罢黜。就其秉性来说,来自大臣的不满,来自皇帝的约束、猜忌,甚至是罢黜,都不是不能忍受,使他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君臣上下对他的轻视。而“半部《论语》治天下”正是在他第二次为相时的一句牢骚不平之语。

宋初君臣认为,鉴于五代时期“大者称帝,小者称王”、“群犬交吠”般纷乱政局的根源在于藩镇拥有重兵,不受中央节制。而要避免宋朝成为第六个短命王朝,就必须“兴文教,抑武事”。为了培养更多的文士,中央政府“崇建太学,教养多士”,还迅速恢复和完善了科举考试制度,加紧选拔文人充实各级官僚队伍。宋太宗更是明确提出,要“与士大夫治天下”。君臣上下,注重文教蔚然成风。

相形之下,赵普的学力已明显地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。《宋史》卷256本传记载:“普少习吏事,寡学术”。太祖曾多次向赵普问及前朝制度,他都无以对答。最使赵普难堪的一件事发生在宋太祖乾德初年,事情的经过是:“乾德建元,太祖谓古所未有,韩王(赵普)称誉,卢(多逊)曰:‘王衍在蜀,曾有此号。’太祖大惊,以笔涂韩王面曰:‘尔怎得及他!’韩王经宿不敢洗”。这段话出自赵绍祖《读书偶记》,《宋史》卷三《太祖本纪》也记载此事,却多有不同,言太祖还说了一句话:作相须读书人。分明是说,你赵普并不是一个读书人,而不是读书人就不能做宰相。如此看来,赵普后来在仕途上的失意就成了必然。

宋太祖开宝六年(973年)赵普罢相,出任河阳三城节度使,这是他自当年滁州之战结识赵匡胤以来,第一次远离政治中心。太平兴国六年(981年),赵普第二次出任宰相。赵普由野入朝,几年间朝中任用了更多的文人,已是物是人非,今非昔比,赵普昔日不学无术的劣势也就更加明显地凸现出来,君臣们也越发认为赵普的学养不够了。据南宋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乙编卷一记载:“赵普再相,人言普山东人,所读者止《论语》,……太宗尝以此语问普,普略不隐,对曰:‘臣平生所知,诚不出此。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,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。’”这就是赵普“半部《论语》治天下”这句话的“原生态”。从赵普的回答中不难看出其强烈的情绪化色彩,这完全是一种牢骚不平之语:言外之意是说,我读书范围是不出《论语》一书,可我当年能够靠它帮太祖平定天下,现在仍然能够靠它辅佐陛下您把天下治理好。现今满腹经纶的文臣儒士遍布朝野,哪个又能有我的功劳大、能力强呢?——恐怕这就是这句话的真实含义。
那么,赵普的一句牢骚话何以会如此引人共鸣、传之久远?依笔者浅见,一为《论语》一书影响之广,一为“治天下”之意识深得士子之心。《论语》一书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,自战国初年成书以后,在儒家经典中并不占重要地位。西汉武帝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,确定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为儒学“五经”;到了东汉因倡导孝道,在“五经”之外又加上《孝经》和《论语》,变成了“七经”,这是《论语》第一次跻身于“经”;到唐代变化较大,除了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易》不作变动,将《礼》分作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和《礼记》,另加《左传》、《公羊传》和《谷梁传》,称作“九经”,《论语》未被列入;到唐文宗太和年间,在“九经”的基础上增加了《论语》、《孝经》和《尔雅》,称“十二经”;到了北宋年间,又加《孟子》称“十三经”,《论语》得以保留。——从汉代到宋代,《论语》几次作为儒家典籍跻身“经书”之列。但是,即使同样是“经书”,也要依照篇幅长短划分等级,《论语》因其篇幅过短,只被看作是“小经”,所谓“小经”就是“大经”的辅助读物,而更多的时候,《论语》是被当作“经”之下的“传”或“记”来看待的。所以,《论语》一书长期作为妇女儿童启蒙课本使用,唐代墓志记载不少妇女居家“常读《论语》”,杜甫在其《最能行》一诗中写道:“小儿学问止《论语》,大儿结束随商旅。”诗中讲的就是这种情况。直到五代后期,赵普在滁州乡下对村童教书,授课范围想必不出《论语》,自己只知道《论语》,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
《论语》地位的真正提高,是在南宋时期。理学家朱熹把《礼记》中的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两篇抽出,连同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合称“四书”,并为之详作“集注”,影响深远,《论语》历史性地提升到“大经”的地位。到元明清三代,“四书”完全取代了“五经”,成为科举考试的必考内容,《论语》也成了士子必学之书,所以赵普这句话备受学子关注。

其次,儒家倡导“仕而优则学,学而优则仕”,要学以致用;要为帝王师,主张“格君心之非”。南宋时期的事功学派坚守了这一点,赞赏“勃然有以拯民于涂炭之心”,主张以天下为己任。后世对这种天下意识得到了很好的继承,这正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一大优点。所以,赵普的“治天下说”能够引起士人的强烈共鸣。

综观赵普个人的“功名事业”,可谓隆隆其始而未能克终,而他“半部《论语》治天下”这句牢骚不平之语,反倒成了“千古名言”!其中奥妙,耐人玩味

3,"半部《论语》治天下."这句话是什么意思

领悟到,学习好《论语》这其中的一部分,便能治理天下。
据相关专家宋定国教授考证,所谓“半部《论语》治天下”一说,在赵普生前及整个北宋,一直到南宋朱熹生前(1200年),都未曾出笼。在朱熹将《论语》和《孟子》、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称作《四书》并 列入儒家经典,大肆宣传儒学之际,也未见有相关记载。此说出笼是在朱熹逝世二三十年之后。但此说真正流传开来,则是在元代。然而恰恰是在元代,对儒学和儒生极其轻蔑。所谓“九儒十丐”,即儒生的地位与乞丐不相上下。儒生被称为“老九”的说法就是由此发端的。所谓“半部论语治天下”,是当时的戏剧家高文秀在《遇上皇》杂剧中的一句台词,不过是被冷落的儒生们借以自慰的一种自我吹嘘心态的流露而已。由于儒生们毕竟充当着私塾的教书匠,占据着社会教育的广大舞台,加上戏剧又很容易流传,所以这句刻意夸张《论语》功能和儒生作用的台词,便得到儒生尤其是那些能将《论语》倒背如流者的欢迎,并借以自我标榜,自我麻醉,自欺欺人,广泛散播。

4,半部《论语》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

这句话的原文是“臣有论语一部,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,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。”此语是北宋开国宰相赵普对北宋第二任君主赵光义说的。意思是论语既是打天下的法宝,也是治国的法宝;赵普辅佐赵匡胤建立大宋朝靠论语,辅佐赵光义建设太平盛世仍要靠论语。赵普的话极高度的评价《论语》的价值。

当代北大校长季羡林的话更是振聋发聩,他说:“历史上宋太宗时赵普(宰相)说过以半部论语治天的话,有人说是胡说八道,我看实际上用不了半部,有几句话就能治天下了。”

5,半部论语治天下是什么意思?

故事来源与宋朝宰相赵普的故事:
“半部论语治天下”典出宋·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七:宋初宰相赵普,人言所读仅只《论语》而已。太宗赵光义因此问他。他说:“臣平生所知,诚不出此,昔以其半辅太祖(赵匡胤)定天下,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。” ”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。
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赵普,原先是后周当节度使的赵匡胤手下的推官。公元960年,赵匡胤率军北上,部队到达陈桥时,赵普为赵匡胤出谋划策,发动兵变。赵匡胤黄袍加身,做了皇帝,改国号为宋,史称宋太祖。接着,赵普又辅佐宋太祖东征西讨,统一了全国。后来,宋太祖任命他为宰相。 宋太祖死后,他的弟弟赵匡义继位,史称宋太宗。赵普仍然担任宰相。有人对宋太宗说赵普是山东人,不学无术,所读之书仅仅是儒家的一部经典《论语》而已,当宰相不恰当。宋太宗不以为然地说:“赵普读书不多,这我一向知道。但说他只读一部《论语》,我也是不相信的。” 有一次宋太宗和赵普闲聊,宋太宗随便问道:“有人说你只读一部《论语》,这是真的吗?” 赵普老老实实地回答说:“臣所知道的,确实不超出《论语》这部分。过去臣以半部《论语》辅助太祖平定天下,现在臣用半部《论语》辅助陛下,便天下太平。”后来赵普因为年老体衰病逝,家人打开他的书箧,里面果真只有一部《论语》。
其含义可认为是:只要真正读懂半部论语的知识与知道其道理 就可以很好的治理天下了。强调论语的重要性,用来赞誉论语,赞誉儒家。用来说明儒家经典、儒家教育、儒家思想的重要性!

6,半部论语治天下;这句话是什么意思?有什么目的

【出处】: 典出宋·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七:宋初宰相赵普,人言所读仅只《论语》而已。太宗赵匡义因此问他。他说:“臣平生所知,诚不出此,昔以其半辅太祖(赵匡胤)定天下,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。”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赵普为太祖出谋划策,发动兵变,拥立太祖赵匡胤,被任命为宰相。宋太祖死后,赵匡义当皇帝,别人认为赵普一生只读《论语》,不学无术,当宰相不恰当。赵匡义问是不是,赵普说我是以半部《论语》帮助治天下的
每决大事,启文观书,乃《论语》也,此时称小官以半部论语治天下。 ★元·高文秀《遇上皇》第三折
“半部《论语》治天下”的典故,最早出自于南宋朱熹(1130-1200年)谢世之后,首先是一个叫林駧(dòng)(具体生卒年未详)的人所撰《古今源流至论》前集卷八《儒吏》所记:“赵普,一代勋臣也,东征西讨,无不如意,求其所学,自《论语》之外无余业。”赵普所学的书籍,除了《论语》之外,没有别的了。在这段话下面,有个小注,写着这样的话:“赵普曰:《论语》二十篇,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”。
与这个典故有关的另一位人物是,与林駧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罗大经(约1196-1252年)。在其所撰《鹤林玉露》中有这样的记载:“杜少陵诗云:‘小儿学问止《论语》,大儿结束随商贾。’盖以《论语》为儿童之书也。赵普再相,人言普山东人,所读者止《论语》……太宗尝以此语问普,普略不隐,对曰:‘臣平生所知,诚不出此。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,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。’”这个记载说明《论语》在当时“为儿童之书”,当过私塾先生的赵普自然熟悉。罗大经在此比林駧在《儒吏》中所记载的话,除了前半句的文字有所不同外,还多了后半句“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”,并且说明了具体时间,是“赵普再相”后,听到人们说赵普所读的书就只有《论语》,于是宋太宗就此问赵普,赵普毫不隐瞒,并说出上面的话。
【目的】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。近些年,为什么有些人,尤其是那些以“新儒家”自诩的人,之所以大肆不顾史实地兜售、鼓噪“半部《论语》治天下”,则不过是借此神化《论语》,神化孔子,神化儒家思想,从而神化他们自己的“研究成果”而已

7,半部《论语》治天下是什么意思?

赵普,宋太祖赵匡胤的开国大臣、宋太宗赵匡义的治国能臣,三度出任宰相。盛传他熟悉吏事,善于解决实际问题。一次太宗赵匡义与之探讨,赵普说了如下一段话:“《论语》二十篇,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。”从此,“半部《论语》治天下”的故事广为流传。

《论语》是中国人的“圣书”。西汉司马迁曾作一个有趣的对比,他说:“天下君主至于贤人众矣,当时则荣,没则已焉。孔子布衣,传十余世,学者宗之。……可谓至圣矣!”(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)司马迁眼里的孔子是“布衣”,他认为,孔子有道德学问在,所以“传十余世”,而天下君主者流,“当时则荣,没者已焉”,远不及布衣孔子,足可以万古流芳,成为圣人。司马迁的话让我想起何满子的有关论述,他说:“谁记得神圣罗马皇帝?但人们永远讴歌但丁的《神曲》;谁记得詹姆斯一世或伊丽莎白女王?但莎士比亚却永远是英国人的骄傲;谁记得魏玛大公和维也纳神圣同盟的各国帝王们?但歌德却光耀奕世。”(《房向东〈鲁迅:最受诬蔑的人〉序》)司马迁讲的是中国,何满子说的是外国,看来,中外都是一样的。一个古人,一个今人,他们都有大无畏的气概,不仅“粪土当年万户侯”,甚至粪土历朝历代的皇帝老儿了。

不过,我以为司马迁之后,作为布衣的孔子就已经死了。两千多年来,孔子成了“圣人”,被供进了“圣人殿”,与圣人地位相适应,汉代以来,《论语》即是人们的必读之书。南宋朱熹将《论语》收入《四书》,作《四书章句集注》。到元代,《论语》被定为科举用书。在古人的心目中,《论语》是修身治国的宝训。

汉以后的孔子及其《论语》只是封建教化的工具,与布衣孔子有什么关系!从总体上看,《论语》乃道德书而不是政治智慧方面的书,不是谋略书,怎么治天下?《论语》中有很多伦理说教,“君君臣臣父父子子”,字里行间,就是一个“德”字——封建道德的“德”。治天下只要一个“德”字吗?我不相信雷锋等英烈、劳模,他们多有高尚的品德,但难成治国安邦之材。以德治国,结果是天下大乱,道德沦丧,为什么呢?如果碰上一个所谓有“德”的统治者,天下可以苟安于一时。如果无“德”,定有奸贼乱政,结果是民不聊生,于是造反,于是天下大乱,于是又抬出《论语》,恢复道德继续治国……如此循环往复,未有了时。

以史为鉴,可以知兴衰。统治者大多是从历朝历代的史迹里寻找政治智慧的,是从《三国演义》这类书中寻找智慧的。我想,皇帝老儿爱看的是历朝历代的治乱之书,权术之书,而未必常读《论语》。《论语》是宣传手册,是让下属和老百姓看的。这也是统治权术的一部分。

假设说《论语》是一种与治国有关的知识,掌握了这种知识的人,就一定能用这知识来治国安邦吗?这就牵涉到具有某种知识和具有某种能力的问题。严复徒作大言,“从此天下事来,吾以半部《论语》治之足矣,又何疑哉!又何难哉!”可是,他的维新运动,有什么进展!从根本上说,他还只是个懂政治知识的书生。从现在的情况看,懂治国知识的人多如牛毛,而真能从事治国或当领导的人并不太多。知识与人的综合素质的分离,这不是什么鲜见的现象。一个领导者,抱半部《论语》就能管好一个国家,一个省,或者一个部门,那是很可笑的。一个成功的领导者,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,但比具备知识更重要的是,他要有足够的历练,足够的磨难,足够的韧性,他的心生冷如铁,却又热烈似火,他有坚韧,会坚守,同时有悲悯,懂伸缩……关在屋里,读一百遍《论语》不足以铸就一个钢铁斗士,甚至我敢这么说,一百部《论语》不足以治天下。

当然,也许人们要说,此话只是极言《论语》的重要,并非真的只读半部《论语》就可以治国安邦了。是的,《论语》固然重要,但朱熹以后唯此独尊,客观上抑制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思想学术,在“只此一家,别无分店”的情况下,《论语》本身已不具备思想价值和科学意义,它成了专制统治的工具。这里有一个不太妥贴的类比,如果萨达姆思想是伊拉克众多思想之一种,那它当然有存在的理由和意义,而如果只有萨达姆的思想才是伊拉克人必须遵循的思想的话,所谓萨达姆思想就成了教化、宣传甚至是欺骗的工具了,是专制机器的油漆,是谎言的化妆品,是丑恶的美好牌包装袋,那么,不论其本身有无可取之处,它首先成了多元社会应该将其否认的对象。

8,半部《论语》治天下 如何理解?

更主要的应该是,反映了儒学思想博大经深,以及孔子他老人家的超凡境界吧。


与西方传统管理和中国古代法家相比,孔子的管理走的是另一个极端,他强调德治,强调以伦理道德去教化人民。因此,一部《论语》,细细读来,最主要成分是两个:一是“为政”,也就是管理;二是“修德”,也就是伦理道德的修养和完善。这两者之间相辅相成,互为因果,缺一不可。其中,伦理道德是内在的,“为政”、管理是外在的。
孔子管理思想是一个相当庞大的体系。其中,比较重要的有:和,中庸, 仁,忠恕,富民,德治,教化,正己,礼,义利等。
宋朝时有个叫赵普的人,当过宋太祖和宋太宗的宰相。赵普原来学识不多,当宰相后,太祖劝他读书,于是赵普一回家就关起门来手不释卷,果然很见成效,处理政事能力不断提高。太宗问他得益于什么书,他说:“臣有《论语》一部,昔以其半辅太祖(赵匡胤)定天下,今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。”赵普死后,家人打开他的书箱,真的只有一部《论语》,于是便有“半部《论语》治天下”的说法。后世用“半部论语、论语半部、半部匡君、半部致太平”等典故强调学习运用儒家经典的重要和读书不在多而在精的意义。

9,为什么说半部《论语》治天下?这句话是什么意思?有什么目的?

半部论语治天下



2004-8-4

掌握半部《论语》,人的能力就会高强,就能治理国家。

宋·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七:“赵普再相,人言普山东人,所读止《论语》……太宗尝以此论问普。普略不隐,对曰:‘臣平生所知,诚不出此。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,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。’”元·高文秀《遇上皇》三折:“每决大事,启文观书,乃《论语》也,此时称小官以半部论语治天下。”严复《救亡决论》:“从此天下事来,吾以半部《论语》治之足矣,又何疑哉!又何难哉!”

《论语》是中国人的“圣书”。西汉司马迁曾作一个有趣的对比,他说:“天下君主至于贤人众矣,当时则荣,没则已焉。孔子布衣,传十余世,学者宗之。……可谓至圣矣!”(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)司马迁眼里的孔子是“布衣”,他认为,孔子有道德学问在,所以“传十余世”,而天下君主者流,“当时则荣,没者已焉”,远不及布衣孔子,足可以万古流芳,成为圣人。司马迁的话让我想起何满子的有关论述,他说:“谁记得神圣罗马皇帝?但人们永远讴歌但丁的《神曲》;谁记得詹姆斯一世或伊丽莎白女王?但莎士比亚却永远是英国人的骄傲;谁记得魏玛大公和维也纳神圣同盟的各国帝王们?但歌德却光耀奕世。”(《房向东〈鲁迅:最受诬蔑的人〉序》)司马迁讲的是中国,何满子说的是外国,看来,中外都是一样的。一个古人,一个今人,他们都有大无畏的气概,不仅“粪土当年万户侯”,甚至粪土历朝历代的皇帝老儿了。

不过,我以为司马迁之后,作为布衣的孔子就已经死了。两千多年来,孔子成了“圣人”,被供进了“圣人殿”,与圣人地位相适应,汉代以来,《论语》即是人们的必读之书。南宋朱熹将《论语》收入《四书》,作《四书章句集注》。到元代,《论语》被定为科举用书。在古人的心目中,《论语》是修身治国的宝训。

汉以后的孔子及其《论语》只是封建教化的工具,与布衣孔子有什么关系!从总体上看,《论语》乃道德书而不是政治智慧方面的书,不是谋略书,怎么治天下?《论语》中有很多伦理说教,“君君臣臣父父子子”,字里行间,就是一个“德”字——封建道德的“德”。治天下只要一个“德”字吗?我不相信雷锋等英烈、劳模,他们多有高尚的品德,但难成治国安邦之材。以德治国,结果是天下大乱,道德沦丧,为什么呢?如果碰上一个所谓有“德”的统治者,天下可以苟安于一时。如果无“德”,定有奸贼乱政,结果是民不聊生,于是造反,于是天下大乱,于是又抬出《论语》,恢复道德继续治国……如此循环往复,未有了时。

以史为鉴,可以知兴衰。统治者大多是从历朝历代的史迹里寻找政治智慧的,是从《三国演义》这类书中寻找智慧的。我想,皇帝老儿爱看的是历朝历代的治乱之书,权术之书,而未必常读《论语》。《论语》是宣传手册,是让下属和老百姓看的。这也是统治权术的一部分。

假设说《论语》是一种与治国有关的知识,掌握了这种知识的人,就一定能用这知识来治国安邦吗?这就牵涉到具有某种知识和具有某种能力的问题。严复徒作大言,“从此天下事来,吾以半部《论语》治之足矣,又何疑哉!又何难哉!”可是,他的维新运动,有什么进展!从根本上说,他还只是个懂政治知识的书生。从现在的情况看,懂治国知识的人多如牛毛,而真能从事治国或当领导的人并不太多。知识与人的综合素质的分离,这不是什么鲜见的现象。一个领导者,抱半部《论语》就能管好一个国家,一个省,或者一个部门,那是很可笑的。一个成功的领导者,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,但比具备知识更重要的是,他要有足够的历练,足够的磨难,足够的韧性,他的心生冷如铁,却又热烈似火,他有坚韧,会坚守,同时有悲悯,懂伸缩……关在屋里,读一百遍《论语》不足以铸就一个钢铁斗士,甚至我敢这么说,一百部《论语》不足以治天下。

当然,也许人们要说,此话只是极言《论语》的重要,并非真的只读半部《论语》就可以治国安邦了。是的,《论语》固然重要,但朱熹以后唯此独尊,客观上抑制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思想学术,在“只此一家,别无分店”的情况下,《论语》本身已不具备思想价值和科学意义,它成了专制统治的工具。这里有一个不太妥贴的类比,如果萨达姆思想是伊拉克众多思想之一种,那它当然有存在的理由和意义,而如果只有萨达姆的思想才是伊拉克人必须遵循的思想的话,所谓萨达姆思想就成了教化、宣传甚至是欺骗的工具了,是专制机器的油漆,是谎言的化妆品,是丑恶的美好牌包装袋,那么,不论其本身有无可取之处,它首先成了多元社会应该将其否认的对象。

10,“半部《论语》治天下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?有什么目的?

“半部论语治天下”典出宋·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七:宋初宰相赵普,人言所读仅只《论语》而已。太宗赵光义因此问他。他说:“臣平生所知,诚不出此,昔以其半辅太祖(赵匡胤)定天下,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。”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。“半部《论语》治天下”的典故,最早出自于南宋朱熹(1130-1200年)谢世之后,首先是一个叫林駧(dòng)(具体生卒年未详)的人所撰《古今源流至论》前集卷八《儒吏》所记:“赵普,一代勋臣也,东征西讨,无不如意,求其所学,自《论语》之外无余业。”赵普所学的书籍,除了《论语》之外,没有别的了。在这段话下面,有个小注,写着这样的话:“赵普曰:《论语》二十篇,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”。与这个典故有关的另一位人物是,与林駧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罗大经(约1196-1252年)。在其所撰《鹤林玉露》中有这样的记载:“杜少陵诗云:‘小儿学问止《论语》,大儿结束随商贾。’盖以《论语》为儿童之书也。赵普再相,人言普山东人,所读者止《论语》……太宗尝以此语问普,普略不隐,对曰:‘臣平生所知,诚不出此。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,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。’”这个记载说明《论语》在当时“为儿童之书”,当过私塾先生的赵普自然熟悉。罗大经在此比林駧在《儒吏》中所记载的话,除了前半句的文字有所不同外,还多了后半句“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”,并且说明了具体时间,是“赵普再相”后,听到人们说赵普所读的书就只有《论语》,于是宋太宗就此问赵普,赵普毫不隐瞒,并说出上面的话。但是,罗大经并没有直接说赵普“半部《论语》治天下”,将罗大经话的意思敷衍成“半部《论语》治天下”一说的,则始自元代著名戏曲作家高文秀(具体生卒年未详)。他在其所著《好酒遇上皇》的杂剧曲文中的第三折,有这样一句话:“每决大事,启文观书,乃《论语》也,此时称小官以半部《论语》治天下。”但是,《好酒遇上皇》写的并非赵普的事迹,而且作为杂剧曲文,本不该作为讨论历史问题的依据,然而“半部《论语》治天下”这句话,不但成为罗大经上述话语的衍生品,与赵普联系在一起,而且借助杂剧这一大众化的文艺形式,硬是广泛流传开来,以至于使得当今迷信《论语》的人们,竞相对此津津乐道。

精华总结

雨露,是万物生长的灵丹妙药,它能让万物欣欣向荣,给人带来希望和欢乐。起名,是给孩子取名最重要的一步,因为名字,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文化。一个好的名字,可以让孩子从小拥有一个好的起点。那么,旸字取名呢,有着什么样的寓意及含义?

1、旸是五行金之字,五行属水,寓意孩子聪明机智,有大智慧,富有爱心。

根据五行属性来取名,金能克水,就像是金被水淹没了,所以会出现水变少,阳气不充足的情况。而旸字五行属水,表示有希望的样子,寓意孩子聪明机智,有大智慧,富有爱心,有爱心之义,对人非常友好,人缘非常好。由于在起名时需要注意五行八字,所以名字要避开太多不利因素。例如孩子取名为旸这个名字时,可选择五行属金且与水相冲或水火相济或金水相济等字面寓意相搭。

2、旸字是木之金之字,五行属木,为金之态,寓意孩子金木水火土五行协调,和谐发展。

雨露的滋润,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都让人感到无比满足。旸,字音shèng,寓意着孩子有一颗包容和感恩之心。这与“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”有异曲同工之妙……旸给人带来欢乐、吉祥的同时,也寓意着孩子金木水火土协调发展……

3、旸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字,可形容孩子生机勃勃,乐观向上。

【旸】有光明、温暖、明朗的意思,可用作名字。【阳凯是太阳之意。【阳阳阳】阳代表明亮,阳代表光明及温暖。用阳代表光明的事物,表示孩子生机勃勃,乐观向上。【阳欣可表示欣欣向荣之意。【阳和】可表示温暖的意思。

4、旸字取名,寓意孩子乐观向上,对生活充满希望。

旸字寓意孩子乐观向上,对生活充满希望,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,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信心。另外旸字取名还有着积极向上、乐观开朗、吉祥幸福、生活美满、幸福美满等美好祝愿,其寓意吉祥。而且旸在中国汉字里是非常多见的一个字,我们可以将这个字用在名字中来表达。旸字取名代表着孩子未来很美好而充满希望。如果将其用于起名中,则代表着孩子未来会有很多希望。同时也象征着孩子将来会有所成就。

5、旸作为名字有吉祥富贵之意。

旸这个名字,在很早的时候就被赋予了吉祥富贵的寓意,因为它在名字中的意思很多。所以有很高的吉祥富贵之意。这个名字将孩子命名为【旸】具有美好的寓意。

Copyright:2014-2023 草书转换器 www.97053.com.cn All rights reserved.